在线客服
qq客服
网站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欢迎来到农业规划设计网!
Toggle navigation
农业规划设计网
网站首页
业内新闻
农业政策
行业趋势
规划设计
运营之道
农业投资
支农项目
案例展示
规划案例
可研案例
科技动态
科技支撑
延伸服务
重点活动
关于我们
服务范围
服务流程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合作单位
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访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
2023-11-10 13:51:39
nyadmin
秋粮收获已近尾声,秋冬种正在各地抓紧推进。今年粮食生产收获形势如何?农业农村发展有何变化?农民增收形势怎样?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近日回答了记者提问。
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稳固
问: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如何?
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全年粮食再获丰收。
今年粮食生产先后遭遇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今年夏粮略减了25.5亿斤,但仍是第二高产年,早稻增产了4.3亿斤。全年粮食的大头在秋粮,目前秋粮收获已进入扫尾阶段,综合专家田间测产和多个部门单位预测研判,秋粮仍将是一个增产季,全年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肉蛋奶和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供应也很充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
——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
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今年我们指导各地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目前63.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推动中央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超过60%,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3297万人,预计今年脱贫人口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各地深入学习,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持续走深走实。前三季度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继续增长,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带动农民收入实际增长7.3%。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90%以上的行政村常态化开展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改善。50%左右的行政村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三方面因素保障抗灾夺丰收
问:今年一些地方受灾较重,如何实现抗灾夺丰收?
答: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可以说自然灾害年年都有,抗灾夺丰收几乎是每年农业工作的主题之一。今年能实现丰收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夯实了丰收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农时季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家继续提高早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出台了支持大豆生产等政策组合拳,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千方百计稳定粮食面积。
据农情调度,今年秋粮面积增加了700多万亩,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增加了1300多万亩。中央财政安排37亿元农业防灾救灾资金,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安排了24亿元用于“一喷多促”,促进作物壮苗稳长。
二是大面积单产提升对冲了灾害影响。
农业农村部今年启动了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以往很多品种在试验示范指挥田里的单产很高,但一到大田里就下来一大截。针对这种差距,我们从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领域全环节查找短板弱项,拿出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集成组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今年我们在100个大豆、200个玉米主产县主推了玉米大豆密植技术,效果非常明显,重点县示范区玉米的平均密度每亩增加了500至800株,按每株产3两籽粒计算,亩均可增产150至300斤左右。专家测算,300个重点县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了73%以上。
三是面上增产弥补了点上损失。
今年河南、黑龙江、河北等局部地区农业受灾的确较重,但从全国来看,灾情总体轻于上年和常年。今年灾害主要以洪涝为主,农谚讲“水淹一条线、干旱一大片”,一般来讲水灾对粮食生产特别是产量的影响是轻于旱灾的。今年各主产区降水普遍较多,土壤墒情好,雨热同期同至,非灾区普遍增产,弥补了灾区损失。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关键成果
问:围绕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答: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这一轮机构改革优化农业农村部有关农业科技职责,将科技部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农村科技进步职责划入农业农村部,体现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统筹考虑和加强。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用好种业振兴行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生物育种重大项目三大抓手,在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力,加快补上短板弱项。
一是持续推进种业创新攻关。
国产种子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在一些品种和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大。我们瞄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需要,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自主培育了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打破了此前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今年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还首次出口国外;自主培育的12个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35%。利用南方地区冬闲田扩种油菜,必须把油菜生育期压缩到180天左右,才能不耽误来年种早稻。今年育成的短生育期油菜“中油早1号”,生育期只需要约169天,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是加快农机装备补短板。
现在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机械化主导的阶段,农机制造和使用规模居世界第一,但短板也比较突出。比如东北地区长期使用的都是国外品牌大马力农机,南方6亿多亩丘陵山地也一直缺少适用的小型机具。聚焦这“一大一小”加智能化,我们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目前一批重要标志性机具研制取得突破。
在“一大”方面,国产320、240马力的无级变速拖拉机已经实现量产和产业化应用,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在“一小”方面,多款丘陵山地拖拉机完成样机试制,能够适应15度以下坡度作业。另外,油菜移栽机、再生稻收获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播种机等急需机械也陆续应用于生产。
三是加强底盘技术研发攻关。
底盘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加快布局攻关,目前部分领域已经取得突破进展,比如基因编辑工具方面,开发出了自己的基因编辑“剪刀”,为种业振兴提供了有效支撑。围绕耕地地力提升、盐碱地整治、农业节水等领域,我们也正在布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尽早取得突破。
行业趋势
农业政策
行业趋势
规划设计
运营之道
为您推荐
2022—2024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开始申报
中央预算内七千亿资金投向:农业农村领域有哪些可申报项目?
农业农村部就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和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答记者问
网站首页
业内新闻
农业投资
支农项目
案例展示
科技动态
重点活动
关于我们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