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qq客服
网站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欢迎来到农业规划设计网!
Toggle navigation
农业规划设计网
网站首页
业内新闻
农业政策
行业趋势
规划设计
运营之道
农业投资
支农项目
案例展示
规划案例
可研案例
科技动态
科技支撑
延伸服务
重点活动
关于我们
服务范围
服务流程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合作单位
什么是生态农场?4个生态农场模式
2025-04-01 14:49:18
nyadmin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接着,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又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产地环境更加清洁、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随后,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及《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再次将“生态农场”这个词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那么,生态农场是什么?现在又有哪些模式?一文帮助厘清生态农场的概念,并梳理出4种模式及10个相关案例。与您共享。
01
什么是生态农场?
生态农场是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多样原则,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获得最大可持续产量,同时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生态农场是保护环境、发展农业的新模式,涵盖但并不等同有机农场。它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在持续利用的原则下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进行多层次、立体、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使能量和物质流动在生态系统中形成良性循环。
其简明定义就是要在持续获得最高产量的同时,保持资源匹配、环境友好和产品安全。
尤其,在有些地方的农田,由于缺少对排水的治理,那些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残留的化肥农药源源不断流入河道,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及其他有机或无机物污染物就会直接影响水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于生态农场来讲,这是一项必须严格控制的指标。
02
四种生态模式
#
模式一: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种养结合是生态农业中一个比较独特的模式,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生态农业模式。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种养结合模式案例。
鱼菜共生
。
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作为鱼菜共生模式研发推广示范基地,这里池塘上面种菜、池塘下养鱼,无土栽培的各种蔬菜长势良好。养鱼的水过滤后,变成了自带有机肥的‘营养液’经过管道供给蔬菜;种菜的水经过养分吸收后,又变成适合养鱼的水,这样形成了一整套小生态系统。
▲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鱼菜共生
稻鸭共生
。
广东阳西县建300亩“稻鸭共生”示范田,一块田,既种植又养殖,达到双重收益。稻鸭共生”模式不仅降低了鸭子的养殖成本,同时可以明显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鸭子在觅食过程中,可以吃掉水稻叶片背部的害虫及虫卵,产出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其在水里的不断游动,在加快水稻对养分吸收的同时也改良了土壤的通透性,达到了互利共生、高产、高效、无污染的生态高效种植效果。
#
模式二:立体农业生态循环模式“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兔-沼-果”模式
。蒙阴县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利用自身的果树和养殖条件,把蜜桃种植、长毛兔养殖和沼气建设结合起来,利用树落叶加工成饲料喂养长毛兔,兔粪进入沼气池发酵,生产的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沼渣沼液用来为桃树施肥,构建形成“兔-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既提升了果、兔产业附加值,又为果树提供了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使用,提高了果品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果-菌-肥”模式。
蒙阴县将百万亩林果每年产生的12万吨果树枝变废为宝,以果木果枝为基料,粉碎制成菌棒菌袋,进行菌种培养后出菇,再利用“废菌包或细小果木枝条+畜禽粪便+
微生物菌剂
”的轻简化堆肥技术,制成生物有机肥进行还田,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构建形成“果-菌-肥”循环农业模式,避免了化肥过量使用带来土壤酸化的影响。
#
模式三:废弃物再利用模式
通过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如沼气、畜粪等的利用。
以沼气为纽带的模式。
该模式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农田地力培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探索“一气两沼”综合利用模式。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
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该模式可实现秸秆资源化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使秸秆废物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决秸秆任意丢弃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获得有机肥料、清洁能源、生物基料。如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
日本循环农业模式。
爱东町地区进行油菜生产,一方面,油菜籽利用后遗留的油渣可以通过堆肥或饲料化处理得到优质的有机肥料或饲料;另一方面,回收废弃食用油,再加工处理成生物燃油。菱镇将小规模下水道污泥、家禽粪便以及企业的有机废物作为原料投入到发酵设备,产生的
甲烷气体
用于发电,剩余的半固体废渣进行固液分离,固态成分用于堆肥和干燥,液态成分处理后再次利用或者排放(排放时已基本对环境无害),实现了废物的高度资源化和无害化。此外,菱镇对厨房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制成有机肥。
#
模式四:多功能、多要素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
苏州震泽镇。
苏州震泽镇是以丝绸成为文化地标的小镇,他们围绕蚕桑,建立了一条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美食体验、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链。起初,政府鼓励丝绸企业延伸产业链,从事源头开发,建设现代农业蚕桑示范基地。蚕农每亩有相应金额的生态补贴,这既让桑农在良好生态中可以获得收益,又将丝绸产业、乡村旅游和自然生态相融合,促进强村富民,实现旅游产业新的提升。此外,他们还建立了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这也是中国首个以蚕桑文化为主题,集农业示范、蚕桑科研、文化休闲、科普展示、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园,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年来,震泽丝绸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养蚕、抽丝、生产、经营、服务的产业链,全年蚕丝被年产量达300万条,蚕丝床上用品100多万套。
“中国鹿乡”西丰。
西丰县立足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通过持续优化农业内部种养殖结构,发展“互联网+”农业、生物医药等,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营体系。西丰县新型经营主体依托鹿养殖第一产业的优势,运用生物技术、深加工技术等推动鹿养殖业向生物医药、保健品、绿色食品等鹿产品加工产业延伸,运用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农业、农耕文化等特色体验项目,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同时,互联网为鹿产品销售开辟了广阔的渠道,众多鹿产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发展订单农业,推进鹿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形成了从鹿养殖到鹿产品精深加工再到鹿产品贸易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泰国家庭农场。
在泰国清迈有一个家庭农场,它的核心理念是永续农艺,被称为”流动的种子银行“和”永续生活的教育中心“。该农场遵循原始的古老智慧,遵从大自然运行,找出共生模式,顺天应地,即是顺从天命,附和土地。该农场还会搜集泰国及世界各地稀有种子,进行育种、保种工作。通过与当地有机农民们共同合作留种,再将种子们散播至原生地区持续繁衍,保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吸引世界各地的旅人来此进行包括基本农作劳动、打造天然建筑、分享知识经验等实操活动,让旅人们在自给自足的实践中学习与探索,借此发展更多新可能。
延伸服务
科技支撑
延伸服务
为您推荐
2025 冷链物流发展报告:藏着万亿市场的 “冰与火” 密码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厦门成功举办
新质生产力 “飞” 入田间:无人机勾勒农业新蓝图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建设:成效、规划及 2025 申报指南
网站首页
业内新闻
农业投资
支农项目
案例展示
科技动态
重点活动
关于我们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