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qq客服
网站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欢迎来到农业规划设计网!
Toggle navigation
农业规划设计网
网站首页
业内新闻
农业政策
行业趋势
规划设计
运营之道
农业投资
支农项目
案例展示
规划案例
可研案例
科技动态
科技支撑
延伸服务
重点活动
关于我们
服务范围
服务流程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合作单位
案例解读,盘活乡村闲置宅基地4大方向!
2025-04-03 10:03:45
nyadmin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农村宅基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乡村存在大量闲置宅基地,据统计,中国约有19万平方公里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其中宅基地约占13万平方公里。
当前,农村出现了“空心村”现象,许多宅基地闲置荒废。
那如何合理利用闲置资源,激活乡村呢?把这些闲置宅基地与农旅项目相结合时,便会产生诸多优势:
1、闲置宅基地为农旅项目提供了现成的土地资源,可大大降低项目的前期开发成本;
2、乡村宅基地往往具有独特的乡村风貌和文化底蕴,能够为农旅项目增添独特的魅力,满足城市游客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体验需求;
3、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农旅项目,还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01
盘活“宅基地”4个方向
一、乡村民宿
乡村民宿作为农旅项目的热门选择,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到乡村体验宁静、自然的生活,乡村民宿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在特色打造方面,可以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设计出不同风格的民宿。
比如,在江南水乡,可以打造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宿,白墙黑瓦,尽显古朴典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则可以融入民族特色元素,如苗族的吊脚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
二、特色农庄
特色农庄的经营模式多样,主要围绕采摘、农事体验等项目展开。游客可以在农庄里亲自采摘新鲜的水果、蔬菜,体验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事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比如成都蕃米创意农场,采用生态农业方式种植蔬果,设置了农事体验区,让客户参与到传统的农耕活动中,还提供农家餐饮服务,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美食。
三、文化体验基地
文化体验基地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乡村文化。可以围绕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方面展开,如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开设传统手工艺制作课程等。
例如,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将当地的“晒秋文化”打造成独特的旅游品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五彩斑斓的晒秋景观,还能参与到晒秋活动中,体验传统的农耕文化。同时,古村还开设了木雕、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制作工坊,让游客亲手制作手工艺品,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四、康养度假中心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康养度假中心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在选址方面,应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乡村地区。
配套设施和服务内容应围绕康养主题展开,如建设温泉浴场、健身中心、中医养生馆等,提供健康饮食、心理咨询、康复理疗等服务。
以海南博鳌的东屿岛温泉度假区为例,该度假区依托当地的温泉资源和优美的海滨风光,打造了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康养度假中心。度假区内设有多种类型的温泉泡池、专业的健身设施和中医养生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康养体验。
02
成功案例借鉴
案例一:北京密云“山里寒舍”
原本是一个“空心村”,大量宅基地闲置。改造过程中,保留了乡村原始风貌,对闲置老宅进行修缮和改造,融入现代度假元素。
运营模式上,“采用会员制和散客预订”相结合,提供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一站式服务。
改造后,村庄从破败的空心村转变为热门乡村度假综合体,不仅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还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案例二:河北玉田高家团城村
利用闲置宅基地打造“旅游 + 民宿 + 采摘”一条龙模式。具体做法是,将闲置宅基地改造成特色民宿,满足游客住宿需求;开发采摘园,种植各类水果和蔬菜,供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同时,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如修建观光步道、打造休闲广场等。
成效显著,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改善了乡村的整体环境。
案例三:章丘区曹范街道
通过“宅基地入股”模式发展民宿经济,街道成立工作专班,深入调研掌握闲置宅基地情况,引进企业与村集体合作,村民以闲置宅基地入股,企业负责统一规划、设计、改造和运营。
村集体参与管理并获分红,村民有流转费用和二次分红,还优先获得就业岗位。这种模式盘活了闲置资源,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启示各地可通过创新模式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03
发展农旅项目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挑战
1、资金短缺: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融资渠道有限,难以满足需求。
2、人才不足: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制约项目发展。
3、政策限制: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审批程序复杂,土地使用、环保等方面存在限制。
4、市场竞争:农旅市场竞争激烈,项目特色不突出,难以吸引游客。
二、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挑战,可采取以下解决对策。
1、吸引投资方面,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合作、众筹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2、培养人才方面,加强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专业培训,吸引人才返乡创业。
3、争取政策支持方面,积极与政府沟通,推动政策完善,简化审批流程。
4、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打造差异化产品,加强营销推广,提高项目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结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闲置宅基地正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黄金载体。这些沉睡的资源通过民宿改造、特色农庄开发、文化体验基地建设等路径焕发新生,既解决了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又催生出乡村旅游新业态。
当前项目开发需破解资金、人才、政策三重瓶颈,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培育职业农民、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等策略,可推动农旅项目可持续发展。
来源:农业规划领航者
农业投资
为您推荐
2025 冷链物流发展报告:藏着万亿市场的 “冰与火” 密码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厦门成功举办
新质生产力 “飞” 入田间:无人机勾勒农业新蓝图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介绍“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建设:成效、规划及 2025 申报指南
网站首页
业内新闻
农业投资
支农项目
案例展示
科技动态
重点活动
关于我们
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