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三节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其中第(十一)条指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发现,在2021年乃至“十四五”时期,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将是乡村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也将是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八类农业类申报项目。
2020年7月1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全国新认定10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1600个农业产业强镇,建设3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150个产值超100亿元、30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在“十四五”时期,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仍旧是国家主推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对口扶持资金也相对雄厚。
2021年3月8日,最新印发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做好2021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9号)中指出,2021年在对以前年度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延续支持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支持新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00个农业产业强镇。文件中对三类园区的建设内容、申报条件、资金支持均给出了详细指引。项目实施方案原则上应由各省农业农村、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深入研究、自主编制。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是今年的新亮点。在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魏百刚司长在会议上提到,“深入开展双循环新格局下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等重大问题研究”。
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得到重申,“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绝对是“十四五”时期园区建设工作的重点,相关实施方案,农业农村部已形成初稿。同时,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也是首次提及。
农业农村部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和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019年1月,认定了153个县(市、区)为先导区创建单位,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的《2021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中提到,2021年,创建一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举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交流活动。
另外,国家发改委一直开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工作,2018年10月,《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发布,2019年2月,认定了100个首批示范园;2020年9月,认定了100个第二批示范园。
关于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对口申报单位为科技部,2020年6月,新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发布,明确了详细的申报条件、程序和材料;2020年12月,认定了25家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重点任务是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高新技术转移转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引导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园区高度集聚。吸引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科教资源,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依托园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根据季节特点,挑选代表性强、特色鲜明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采取线上推介和线下推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推介宣传。
线下推介:通过举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推介等活动,大力宣传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提升影响力和关注度;线上推介:在发挥好报刊、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站、“中国休闲农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如:2019年12月,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举办2019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冬季)推介活动;2020年11月,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举办2020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冬季)推介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周边的短途乡村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