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于近期下达完毕。
通知中指出:2025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方优化设备更新支持范围,完善项目申报审核标准,严格做好项目筛选把关,推动重点领域实施设备更新。涉及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住宅老旧电梯、电子信息、设施农业、粮油加工、安全生产、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本文结合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介绍(农业农村领域)重大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因每年的投向领域或有差别,下文内容仅供参考: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农业农村领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工作的通知》强调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支持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现代农业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污水处理、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等重大项目。
农业农村建设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种类丰富,从专项债券的投向领域来看,农业农村项目主要投向农林水利、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冷链物流领域等几大领域。本文将其归纳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类、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类、农业产业及产业园建设类、种业提升类五大类。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类
按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通则》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行主要在于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综合配套,重点在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智慧农业)、建后管护等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债券资金时的申报主体一般为本级农业农村局(县级及以上),项目单位一般为地方农业投资公司(国有独资)。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类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专项债券建设内容一般为:1、生活垃圾治理:以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场、公共厕所等为主要建设方向;2、生活污水治理:以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等为主要建设方向;3、村容村貌提升:以公共服务中心、集中供水、供电等村庄街巷硬化工程;工矿废弃物复垦、增减挂钩等作为主要建设方向。专项债券申报主体一般为农业农村局或水务局。
(三)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类
冷链物流发行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库、周转仓库等冷链仓配区和加工区,冷藏车等冷链物流车辆,电商运营、线下交割等服务中心,动植物检疫站、农产品质检站等检疫中心,农副产品仓配区和分拣加工区,配套农改商超社区店、停车场、物流货架等基础设施。专项债券申报主体一般为商务部或工业园区管委会。(四)农业产业及产业园建设类
1、农旅融合方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专项债券申报主体一般为文化和旅游局。2、农产融合方面:现代农业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业园等,专项债券申报主体一般为农业农村局。
(五)种业提升类
种业提升类建设内容通常为农作物种业(农作物育种能力提升)、畜禽种业(种猪、种牛、种羊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水产种业(渔业育苗等)
(一)农田基础设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支持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及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自然损毁工程修复等内容。
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农田基础设施、土壤侵蚀防治、肥沃耕作层培育等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项目。重点支持大中型灌区新建和大型灌区的现代化改造提升。大中型水库、大中型引调水、抗旱备用水源等工程建设,田间地头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连接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效节水旱作农业发展建设。
(二)粮食安全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支持新建仓储设施(承担中央与地方政府储备任务的粮食仓储设施,承担地方政府成品粮中转仓储设施建设,政府储备仓容建设及位于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关键节点的物流中转仓容缺口的仓储设施)和升级改造仓储设施。
重要物流流通基础设施。支持城郊大仓基地、重要商品骨干流通走廊,建设大宗商品储运设施,以及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等绿色化升级改造。
(三)种业振兴
玉米大豆核心种源攻关。发挥种业企业在现代种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更加紧密的科企合作关系,通过改善育种创新条件,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开展高效育种,提升种质资源保存利用、育种科研创新、种子生产加工、良种推广服务等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企业航母型和特色优势种业企业。支持农作物育种测试设施设备、表型与基因型鉴定设施设备及田间工程建设,低温种子库、检测实验室、农机具库等土建工程,支持建设用于育种创新的核心育种站、品种测试点等田间工程。
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依托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科研单位等,建设基因库、保种场、保护区,支持建设采精室、胚胎室、药浴池、库房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以及污水处理设备、实验仪器设备、物联网系统和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网络服务系统等。
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支持在已建或新建高标准农田、具备基本灌溉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产规模,集中连片建设产量精准调控系统,包括配备供水泵站设施、水肥精准调控平台、全生育期精准调控技术模式,实现精准水肥施用和精准调控技术模式有机结合。
(四)设备更新
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在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含粮棉油糖等作物联合收割所用机械)、水稻插秧机、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机动喷雾(粉)机、机动脱粒机、饲料(草)粉碎机、铡草机、水稻抛秧机、采棉机、田间作业检测终端、植保无人机、粮食干燥机(烘干机)、色选机、磨粉机等农机种类基础上,各地区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结合实际自行确定不超过12个机具种类新增纳入报废补贴范围。
设施农业。重点老旧低效设施结构和生产设备改造。
粮油加工。重点支持成品粮油加工、主食产品加工、以粮食为原料的粮食深加工转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设备更新升级。
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支持烘干、清理、进出仓、控温气调、收发、输送、装卸、中转、检验检测、储藏等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改造。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衔接的关键节点,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的支持,形成“智能装备驱动生产效率革新——种业突破夯实产业根基——生态耕作延展可持续发展空间”的中国式现代化农业新范式,为粮食安全战略与乡村振兴提供长效动能,助力“十五五”农业绿色转型开篇布局。
来源:国家发改委、投融新知、中建政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