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运营思维是顶层设计,规划是动作执行。造成运营主体和运营思维缺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把规划当作顶层设计,而把运营当作当作后期执行。认为规划要先行,运营只是项目建造完成以后的动作。古语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那么何为全局,何为一域?如果没有运营主体,没有运营思维的统筹,仅从规划图上单点衡量,基本没有任何意义。甚至,项目规划得越完整,板块划分越细致,最终给运营方的掣肘越多,运营调整空间越小,搁置风险就越高。一个项目的建设包含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诸多环节。但最终,随着项目进入运营阶段,前面过程都将如过往云烟。因此,更为长久的运营才是“全局”。从另一个维度讲,运营既是产业链的末梢,但结果导向往往又决定了逻辑链条的倒推属性。因此,运营思路又是顶层设计,而规划只是顶层设计后的动作执行。
在如今乡村振兴大行其道的时代,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工商资本,包括千万农民、村书记,都已深刻认识到,生态的价值,乡村的价值,资源的价值。
乡村旅游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似乎动动嘴皮子,游客就能趋之若鹜。事实上呢?当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落后乡村蝶变成了“美丽乡村”,一厢情愿地捧着鲜花准备迎客时,许多却沦为了乡村版的“鬼城”:游客门可罗雀,成了政绩秀场。
“流量时代,运营为王”,运营在乡村旅游、乡村建设前期介入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运营前置”思维,没有运营主体,规划图就是做做样子。
政府或投资开发商一定要把乡村旅游运营定位当作整个项目的核心。在设计阶段就把运营管理需求的问题考虑进去,让“美丽乡村”能够转化“美丽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加项目收入,减少工程返工,节省投资成本。因此,作为政府或投资商有必要通过引入专业的设计及运营团队,理清设计与运营的关系,提前梳理运营管理体系。
01
引入专业的规划设计及运营团
在开发村落的筹建期,及早引入专业的设计及运营团队参与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工作。乡村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的成功在于一个有经验的团队,本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它势必是一个集体团队作品,而不是个人作品,这个团队要熟悉整个乡村旅游产品才可以。所以政府或投资商在寻找合作方时,也要注意筛选出那些真正做过整个乡村旅游落地项目的方案设计单位,及早搭建筹建班子,不能盲目崇拜和选择,否则设计建造出来的乡村旅游产品一定是有缺陷的产品,如果缺陷致命,势必开业后不久就得整改,甚至停业。
团队中先期引进的运营骨干可以用宝贵的经验进行运营设计提资,提升产品质量;产品定位是否适合市场消费需求和乡村旅游运营需求,也应由运营团队或聘请的专业运营服务机构、专家顾问团队进行把关。
02
理清规划设计与运营的关系
运营管理行为作为一种成本,它在组织中是客观存在的。重视规划设计和运营的关系,重视运营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乡村旅游项目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可以规避工程建设所遗留的问题,降低建设与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有经验的专业团队,一开始即可从乡村旅游落地实操方向理清运营规划要点,根据开发节点进行运营设计提资,包括对村落游客量的设计,项目是否具备吸引力,以及经营模式的考虑,对二次消费相关的农产品、餐饮、手工艺品、演出等进行需求预算,并落实到图面语言。
03
运营板块到底需要做什么
在村落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将运营前置,系统化整合资本投资、产品业态、规划策划、建设施工、品牌推广、销售运营等资源,结合项目招商诉求、运营提资,编制项目招商规划、投融资规划、空间落地规划。
运营前置,重点解决村落项目的招商条件、业态配置、运营提资、盈利项目、如何建设等问题,在启动前期确定业态组合与盈利项目,通过管理运营保障项目最终可实现持续的高增长盈利,实现资本投资的高效盈利与安全退出。
04
建立运营管理体系
成立运营管理公司,建立运营管理体系,推动乡村旅游核心产品品牌策划,研究项目的开发模式,以及梳理制定村落的标准化运营管理流程,提供项目开发建设的资本、模式、产品支持,保障乐园各区域拳头项目落地、各专业板块运营工作的推进。
运营部门重点负责每个板块的具体运营工作。结合不同区域的产品内容与运营模式,在项目投资、策划规划、开发建设、营运管理等全生命周期中,通过对进度、资金、质量、成本、商业、经营等各个业务点的管控,以及规范化、流程化和精细化的高标准运营体系,最终能够实现乡村旅游的持续增长盈利与稳定现金流。
乡村演化到今天,资源各方都在各自领域有了绝对的优势。因此我们更要通过紧密的沟通,探寻合作机会,从而实现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合作共赢。